怎样建构中国文学批评史 赖大仁在1999年第2期《青海社会科学》上说,以“文本论”为经,以“价值论”为纬,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及演变轨迹,更符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实际情况。
胡适与五四前后中国学术的几个动向 耿云志在1999年第2期《浙江学刊》上说,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包括思想解放、文学革命和学术解放三个层面,胡适在这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。尤其在学术领域,许多新的学术趋向、学术范式都与他分不开,其治学方法更是影响了一代青年学子。
[值班总编推荐] 用你我的匠心,托举起繁盛的中国
[值班总编推荐]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——习近平...
[值班总编推荐] “健康丝路”为上合注入新动力
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
【详细】
秦嗣德: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
劳动铸就中国梦
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
手机光明网
光明网版权所有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